首 页 > 焦点专题 > 探寻传统儒教文化的活化石——韩国成均馆

全韩儒教研究中心:成均馆大学
来源:本网 | 2012-05-17
打印 复制 点击量:14001

传统儒教文化的"活化石":成均馆
   
    成均馆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一间传统儒教高等学府,被学界称为“传统儒教文化的活化石”。

 

     朝鲜太祖建国之初,面临社会秩序重整,百废待兴,仍以开城成均馆为最高学府,待后来迁都汉阳(即今天的首尔)后,翌年即在崇教坊(在今首尔明伦洞)建立了新的成均馆,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全韩国的儒教研究中心,这里仍然继承每年春秋两季的祭孔大典,并领导和组织着全国的地方乡校和书院传播儒文化。

 

 

韩国成均馆明伦堂

 

成均馆 正门

 

    在韩国的234所乡校中也都设有相同格局的文庙,每年春秋也都要举行“释奠大祭”,而成均馆文庙是韩国最高规格和级别的文庙。成均馆的大成殿是放置孔夫子位牌的正殿,也称文庙。在大成殿正中的孔子位牌两侧,依次放置有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四圣及中国和韩国儒家圣贤的位牌。这里就是每年春秋两度举行著名的“释奠大祭”的地方。

 

时代变迁成为"成均馆大学"

 

    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韩国后,为扼杀韩国民族传统敎育,强行将成均馆与乡校财产剥离,改名为“经学院”。为加强殖民敎育,日本帝国主义在1924年建立了“京城帝国大学”。韩国儒界曾先后发动“义兵”和“巴里长书事件”,号召韩国人民争取和恢复成均馆敎育传统。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恢复传统儒敎文化敎育的吁求终未得以实现。

 

成均馆大学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韩国为恢复民族传统敎育,恢复了成均馆旧名,并于1946年9月25日成立“成均馆学院”,1953年升格为综合大学,即现今的成均馆大学。成均馆大学首任校长金昌淑(1879-1962)先生,就是为反日、反独裁政权作出不懈努力的韩国正统儒林代表。

 

    自1960年起,成均馆大学开始选拔优秀学生并向这些学生颁发奖学金,让他们寄宿于东斋、西斋,学习儒教思想和儒家经典,传承成均馆儒学敎育和“养贤”传统。
    

    现在成均馆大学已经是韩国文科第一的大学,人才辈出,文运依然昌盛。


    成均馆大学的校训是:仁、义、礼、智。   

 

    这个校训可以说是充分地反映了学校的儒家办学思想。

 

    这四项基本美德表达的是人的精神、行为、意识以及智慧等四种固有的内在元素。“仁”告诫人们要充满爱心;“义”告诫人们要分清是非善恶;“礼”告诫人们要懂得容忍与宽容;“智”告诫人们要善于观察与理解。儒家思想充分肯定了人内在的优点与善良的一面,但是同时又指出这些优秀品质需要被唤醒而且需要随时滋养。这四点包含着成均馆大学建校哲学的校训,已经成为了“公正求实”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基础。

 

从成均馆的建筑规制解读儒家文化


    大成殿西边各有六间房,分别是用于存放“释奠大祭”及“焚香日”所用的器具的祭器库,以及为释典大祭所备“牺牲”的典祀厅。

 

    大成殿后面的明伦堂,是成均馆的教学场所。明伦堂中央设有讲堂,其左右两侧为东翼轩和西翼轩。如同大成殿一样,各地的乡校中也都设置有明伦堂,只不过成均馆明伦堂是从进士或生员中遴选出的优秀儒生听课的场所,规格和级别都是最高。朝鲜王朝初期,成均馆儒生编制为150名,世宗11年(1429)起增加到200名。

 

    朝鲜时代实行的是科举制度,进入成均馆学习需要参加“生员试”和“进士试”。在“生员试”和“进士试”中被选拔录取的儒生叫‘上斋生’;在‘升补’或‘荫叙’选拔考试中被录取的儒生叫‘下斋生’。儒生学成后都将进入官场。

 

    被录取的儒生全部都寄宿于明伦堂两旁的东斋、西斋。东斋和西斋是两排平房,东斋头一间为药房,依次为东一房、掌议房、进士房、下一房、下终房,最后一间为下斋;西斋头一间房为西一房,其余房间的排序与东斋的大致相同。

 

    明伦堂北边的尊经阁是图书馆,藏有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的各种历史书和儒家书籍。尊经阁建于成宗6年(1475),成宗曾为此赠书一万余册。尊经阁初建时藏书量达数万卷,后因战乱中断,加之财政不足,藏书量逐渐减少。高宗32年(1895)成均馆学制变更,设立了经学科,尊经阁初步具备近代敎育机构应具有的图书馆格局。尊经阁建成以来的400年间,一直是韩国唯一的大学图书馆。

 

    紧挨着明伦堂的六一阁,最初是为方便儒生们参加射箭活动而建,现在是保存“大射礼”所用的弓箭等器具的地方。据柳成烈先生介绍,朝鲜时代儒敎界提倡文武双全,礼、乐、射、御、书、数谓之“六礼”。六礼中的“射”,是儒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六一阁”正是因“射”为“礼”之一而得名。

 

    明伦堂东边的进士食堂,与明伦堂一起建于太祖7年(1398),是成均馆儒生的专用食堂,包括餐厅、厨房、器皿库、仓库等共33间,显示出当时儒生就餐时的盛况,可以由此看出儒生在当时生活上所享受到的高尚待遇。而据说儒生进餐也十分地讲究礼仪,要端整衣冠,相互作揖后,方入坐进食。

 

    成均馆内相关的配套设施都很完备,有办公的正录厅、书吏厅;有为儒生提供食宿服务的女服务员居住的婢仆厅;有君王驾到时存放辇架的下辇台;以及君王参加释奠大祭等活动时专门通行的门楼等等。

 

    因成均馆是安奉圣人位牌的文庙,因此,凡路经此地的人,都要下马揖拜,成均馆前为此设有下马碑。各地乡校中也均设有下马碑,碑上刻有“大小官员路经此地,必须下马”之类的字样。由此不难见出韩国人自古以来对孔圣的毕恭毕敬。

 

“兼济天下”的成均馆儒生


    成均馆的儒生享受很高的待遇,不仅其学费均由国家奖学机构“养贤库”负责支付,“儒生的吃住费用一律全免,瓜菜肉蛋也都吃最好的。”

 

    但是在学习和生活上,儒生要接受严格的纪律约束。课程内容主要是儒教经典和修身养性等学问,读经典都有时间限定,如《大学》1个月,《中庸》2个月,《论语》、《孟子》各4个月,《书经》、《诗经》、《春秋》各6个月,《周易》、《礼记》各7个月等;儒生书写以工整的楷书为基础。

 

    每天淸晨,儒生们听见首次鼓响即起床;两声鼓响时,着装入座,开始晨读;三声鼓响时,进食早餐。进餐时打考勤,早晩两顿各计1分,儒生考勤需达到300分以上,方能取得参加科举考试资格。

 

    成均馆有很多清规戒律,如儒生不得有论商、赂财、酒色等言论;轻视圣贤、诽谤朝廷、触犯五伦、伤风败俗、生活奢侈、凌辱长辈、对敎授不恭等言行均要受到处罚;儒生被严禁下棋玩牌;儒生每月初一必着装冠带,礼拜文庙。

 

    儒生设有自治管理机构“斋会”,与儒生有关的一切事务,均通过自治管理机构“斋会”参与解决。

 

    成均馆的儒生把关心国家大事当作职责,积极参政议政。朝廷政策偏差、决策有误,儒生往往采取“儒疏”或“卷堂”以示抗议。“儒疏”是向君王直接提交奏折;“卷堂”则是类似罢课的集体示威。通常是先行“儒疏”;“儒疏”不能奏效,再行“卷堂”。在朝鲜时代,“卷堂”之举一直时有发生,可见儒生所具有“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世界孔子庙研究》 孔祥林 中央编译出版社

 

 《儒学教育在韩国》 中华文史网
 

 


   

 

责任编辑:cassie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